高尔夫球童的管理方法落后影响高球发展
在高尔夫行业人才稀缺的现状中,球童人才的匮乏势必将成为制约高尔夫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为止,高尔夫球场基本上都是根据球场自身客流量的需要制定球童的招聘和培训计划,决定球童需求数量、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多数球场从培训的内容到培训的时间、地点似乎都各有套路。无论是何来源,培养他们的服务技能以及打球技巧却都是必需的。然而,什么样的球童才是合格的?服务技能和打球技巧的标准又是什么?球场多是依赖于球童部门管理人制定的考核标准。个人认为,中国球童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合格球童的标准量化,不能单单依靠管理者们的方式与风格。
中国的高尔夫球场经常会面临球童人员流失、球童质量偏低、招聘方式不当和90后球童的培训管理方法等问题。对于更新换代的球童招聘形势,高尔夫球场该如何解决球童招聘问题?除了“球童人才荒”,球场的其他部门同样出现了人员缺失的情况。从整个务工分布状况来看,这样的现象将因为球童职业的特殊性、年龄局限性和地域性逐渐严重。我做的最近一次的南北方向球会球童来源调查显示,四川、湖南、陕西、湖北等地和其他地区相比,球童人数是球场总人数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及大型企业的兴建解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大大减少了外出务工人数。特别是一些用人大企的人才战略布局,如富士康在武汉、成都、等各地相继建厂投产,这些企业的用工量均在二至六万人次,且工种工资、福利待遇和外省相近;且河南、湖南、陕西等劳务输出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也在减少并选择就近就业,从而影响到广东、北京等高尔夫行业发达地方的球童人才输入。
而球童招聘难的情况之所以没有继续加剧,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家对高尔夫球场实施管制,以至于小部分球场在政策管制下无法继续营业,在建球场项目停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球场对于球童和各岗位人才的需求才没有进一步加剧。但纵观中国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势在必行,加之阶段球场人才需求量的减少使部分学校对高尔夫人才培养的力度放缓,因此,当高尔夫行业的发展解禁并回归正常化时,人才问题就会随之出现。
我们还在人流量较集中的地方进行了球童行业认知调查,20%的人表示他们有朋友在球场工作,但并不了解球童的工作,80%的人则是通过网络知道球童一次,但也不甚了解。这样的调查虽不够专业和具体,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群体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度远远达不到球童人才招聘的臂力。虽然现在社会信息发达,普通人群对高尔夫行业的了解仍然不够,一是由于没有信息渠道,个人无法及时地知道球场的招聘信息;二是没有大众平台,除个别球场与学校合作外,大部分球场在招聘新员工是依然是通过内部工作人员的介绍进入高尔夫行业,渠道单一,这就难免引起球童管理的失衡;三是由于职业特殊性,高尔夫球童的未来职业规划被误解、不被看好,尤其是知识层略高的八零九零后,他们多是眼高手低,就算知道这个行业的存在都觉得难以接受,心理上对球童工作的认知差异使他们认为球童工作是伺候人的事;四是因为90后球童的家庭条件基本还能过得去,没有来自家庭方面的经济压力,这在无形中就让90后员工在工作中缺少正确的价值观;五是高尔夫球场数量逐渐增加,行业用人量激增。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