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届高尔夫三巨头(第三代)
作者:lovelygolf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4-02-27 浏览 16
第三代三巨头(the Great Triumvirate)   乃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1)阿诺德-帕尔默(Arnold Palmer),(2)加里-普莱尔(Gary Player)和(3)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

  (1)阿诺德-帕尔默(Arnold Daniel Palmer 1929-)   阿诺德-帕尔默于1929年9月出生于美国宾斯凡尼亚州,乃五兄弟中的老大。父迪空阿诺德-帕尔默(Deacon Palmer)系球场管理员,后为职业球员。阿诺三岁起即用一套少年球杆跟乃父学打球,也学得若干基本规则。   由于阿诺德-帕尔默对高尔夫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人都大的关系,他当观众和参加者都是最孚众望的球员;他的出现在高尔夫球坛至正逢大众媒介电视兴起,将此球戏带给数以百万的观众,形成高尔夫的盛况;加上律师企业家马克麦康玛(Mark MacCormack)敏锐的配合,造就了职业高尔夫的大时代。   1960年代阿诺德-帕尔默到英国,他那种“要吗全拿或者甚么都没有”的态度让欧洲观众很欣赏,也为日趋没落的英国公开赛注入新的活力;当他再赴英国时,其他球员也跟着前往,使得英国公开赛恢復它在世界高尔夫的地位。   阿诺德-帕尔默在50年代后期及60年代,引起高尔夫的重大变化,在他鼎盛时,让人记得他是最令人兴奋的球员。他穿着有特色,作风大胆,成为注意焦点,总有一大群球迷追随,称之为“阿尼的军队”(Arnie’s Army)。无疑地,职业球员应该感谢阿诺德-帕尔默,就是他让世界看出高尔夫球戏的兴趣来,引来从未有过的注意、群众、赞助者和金钱。由于他在鼎盛时期适逢电视业亦兴起之时,使得他对高尔夫运动的影响远超过鲍布琼斯或本-侯根他们的鼎盛时期。因此,大家称阿诺德-帕尔默为“国王”(the King)。   英国有特别的理由尊敬阿诺德-帕尔默:他对英国公开赛的承诺,使已从世界级式微的英国公开赛,重新将它建立起真正的国际比赛。他于1960年首度参赛,败给科纳格(Kel Nagle),但接着连续两年都获胜。   阿诺德-帕尔默系电视时代的超级球星,电视对本-侯根的报导颇多,却比不上阿诺德-帕尔默所造成的轰动;有他出场的球赛就有更多门票的收入,一大批观众跟着他,就是为了要欣赏他打球的风格;他的超人气之所以如此旺盛,应与他出身的背景有关,他父亲是球场的教练,因此特别受到蓝领阶层英雄式的欢唿;美国球员对远渡重洋去参加英国公开赛,确实兴趣缺缺,因为除了所费不赀之外,也要牺牲两三星期不能参加美国的职巡赛;本-侯根于1953年赢得英国公开赛,却也懒得回去卫冕,甚至于之后都没有在去参加过;阿诺德-帕尔默之决定前往参加1960年的英国公开赛,除为庆祝该赛一百週年外,当年他已赢得名人赛和美国公开赛,倘若他能赢得英国公开赛,就成为继本-侯根之后在一球季里赢得三项大赛的第一人,也有机会成为同一年赢得四大赛的第一人;但是,他的参赛使得英国公开赛復活,却是意外的收穫和贡献,英国人欠阿诺一份情,也感念他的恩,塬因在此;也自此之后,美国的不少顶尖高手才每年涌向英伦三岛争夺另一大赛的宝座。   阿诺德-帕尔默于1953年时曾以业余身份参加的第一个公开赛就是美国公开赛;1960年曾赢得该公开赛,亦曾四次获得第二名。   美国高尔夫协会遂特别给予阿诺德-帕尔默豁免权参加1994年在欧克蒙举行的美国公开赛,而这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此项比赛。在第二回合走到最后一洞时,众多的球迷站起来给予最热烈的掌声欢唿,阿诺德-帕尔默举起帽子并以微笑作为回礼。或许是诸多往事涌上心头,他忍住眼泪,但是与他同组的球员洛克梅迪亚特(Rocco Mediate)推完球与他拥抱,禁不住流着眼泪对他说出每个球员心里的话“你使得这样的事成为可能””You made all this possible.”。稍后他接受ABC电视访问时,记者马克罗尔芬(Mark Rolfing)因哽咽而几乎无法提问,而阿诺德-帕尔默也几乎不能作答;嗣阿诺德-帕尔默被引导进入受访区,里面挤满了写作者,他们感觉出,他们即将见证高尔夫史上历史性的一刻。阿诺德-帕尔默赢得第一场比赛时,他们有些人还只是婴儿,但是他们对阿诺德-帕尔默的生涯很清楚,也当他是朋友。   阿诺德-帕尔默开始谈话时,室内一片寂静。他只说到“你们都知道我此时的感触。过去这些年来,我已经跟各位讲了很多…..”时,终于眼泪夺眶而出,用毛巾掩着脸;接着又说了几句话,仍然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再度毛巾掩脸拭泪,不得不结束他的谈话。他离开时,全体起立鼓掌送行,他走到门口时停下,又以毛巾掩着脸拭泪后才离去。这位就是最孚众望,大家所称的“高尔夫国王”的伟大球王阿诺德-帕尔默。正如梅迪亚特所说的,只有阿诺德-帕尔默才可能有这样的场景。

  (2)加里-普莱尔(Gary Player 1935-) (南非) 成绩:9项大奖(1959年—1978年)   普莱尔于1935年11月出生于南非(South Africa)商业城市约翰尼斯堡(Johannesburg),乃矿工之子,14岁大才打了一场18洞的球;嗣依靠他教高尔夫赚钱,才有机会进入高尔夫俱乐部;于1953年18岁时转为职业球员。   多数球评将普列亚的成功归因于他的决心、建肌运动、节制饮食、苦练、积极思维等;但是能够在世界各地赢得超过一百场比赛,包括合成大满贯的四项大赛,必然是需要一流的球技。他知道要赢得球赛,必须在五杆洞都能以第二杆次打上果岭才行。于是他除勤于练球并将球杆加长半吋之外,他凭毅力每天做仰卧起坐,跑山路训练体能及耐力,以手指撑着做伏地挺身及举重来加强臂力;他终于做到了,也培养出他决不放弃的态度和积极的思维;他利用空閒阅读一本诺曼皮尔所着的“积极思维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ought),后来他在家乡开闢了一座农场,即以此命名。   普列亚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我练习愈多,我的运气愈好””The more I practice the luckier I get.”我们也应该多多练球吧!   其实他的成功并非靠运气,而是努力不懈得来的。他是个虔诚的教徒,但是他说过这样的话,略以或许大多球员祈祷赢得比赛;但是获胜者毕竟只有一个,没有特别的理由上苍要选我赢球,因此我祈祷给我勇气(courage)、力量(strength)和指引(guidance)等语。   普列亚于1957年加入职巡赛,并以本-侯根为偶像,想模拟霍根的打球形象。第一回合正好跟霍根同组,打完球在更衣室里,霍根抓住他问“你将成为一个好球员,你练习得多吗?”普莱尔回答说“一直都在练习。”霍根告以“加倍练”,就走开了。

  (3)杰克-尼克劳斯(Jack William Nicklaus或Jack Nicklaus 1940-)   尼克劳斯于194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十岁时学打高尔夫球,并以鲍比琼斯(Bobby Jones)为他的偶像。   尼克劳斯19岁时就赢得第一个美国业余锦标赛;1960年他才20岁参加美国公开赛时,名列第二,输给阿诺德-帕尔默,但是他以282杆创下业余选手最低杆数纪录;最后二回合本-侯根与他同组,赛后对记者说“我今天跟一位小伙子打了36洞,他应该可以十杆的差距赢这一场球”等语。   尼克劳斯于1961年第二次赢得美国业余赛后即转为职业球员,翌年即在美国公开赛里的延长赛打败阿诺德-帕尔默(Arnold Palmer)。从此之后,人们不再拿他跟其他球员相比较,只认定他是最好的了。   他历四十余年的比赛生涯,成就非凡,创下多项纪录。单就大赛而言,他合计赢得18场大赛;实现三次生涯大满贯(the Career Grand Slam),亦即在构成大满贯的四大赛里的每一项大赛,他都赢过至少三次。   高尔夫作家肯柏敦(Ken Bowden)对杰克-尼克劳斯有这样的描述略谓,有人挥杆比尼克劳斯漂亮,有人击球比他好,有短距球击更佳者,另有些人推球跟他同样好,也和他一样慎重而有竞争力;但在发展和维持复杂的心态情绪方面的管控,没有人比得上他云。   三巨头所处的那个时代,让他们可以100%专注于球道之内,不被商业文化所侵蚀,做最为纯粹的“职业球手”。而当这三退出职业高坛的时候,也很少让我们再度见到乃至听闻他们的事情。   这三位大男人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他们在感情上非常专一,同各自相爱的妻子维持了超过50年的婚姻。本-霍根去世于1997年,享年84岁;拜伦-尼尔森和山姆- 斯尼德则于2002年和2006年相继仙逝。曾经在高坛历史上三足鼎立的人物,不单单是100年里不可复制的伟大选手,更是足以被后世所有球员视为典范的好男人。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