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礼仪:谦谦君子与高球绅士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05-11-30 浏览 143
  起源于苏格兰的高尔夫运动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形成“自律、自尊、礼让、宽容”的绅士文化。如今,伴随着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兴起,各方都在呼吁传播西文的高尔夫礼仪文化。但笔者认为,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所宣扬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只需结合高尔夫运动,挖掘、继承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精华,就能使高尔夫礼仪文化在中国蓬勃发展。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其中古人所推崇的“让”、“敬”、“雅”……这些与高尔夫礼仪文化蕴含的礼仪文化吻合,并且永不过时。对于西文的高尔夫礼仪文化,我们不必自惭形秽,自叹弗如,而是吸取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

  我国在春秋时代,民间就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仪礼》的《乡射礼》中。这是一种非常正规的竞技运动,有长度固定的射道、严格的比赛规则。但是,评价一名射手,不仅要看他能否命中靶心,而且要看他形体是否合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他处处礼让竞争对手,正确对待失败等等。总之,要求他的身心与体魄和谐、健康地发展。发掘古代礼仪文化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引入高尔夫运动、提高高尔夫礼仪水平有重要意义。

  古语说:“诚者,事之终始。”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话,突出地强调了“诚”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作用。如今高尔夫比赛中的记分、球场上的交际都讲究诚信,而我们的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

  清末国学大师章士钊曾指出,中国人有一种动欲为圣贤的文化心态。他说:“中国人之思想,动欲为圣贤、为王者、为天吏、作君、作师、不肯自降其身,仅求为社会之一分子,尽我一分子之义。”可见,成圣为贤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而高尔夫球场是一个修身养性、叩问灵魂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使烦躁不安的人变得平和文静,举止粗俗的人变得彬彬有礼。高尔夫球场应当成为中国人升华精神境界的理想处所。圣人高不可攀,神圣莫测,他只可视为理想而不可能成为众人模仿的榜样。但儒家教育推崇的君子应该与高尔夫的绅士文化不谋而合。在古代社会中,君子相当于当今社会的各种模范与先进人物。君子本义为身居高位的人,经过孔孟荀的转化和发展,成为一种道德思想意义上的人格称谓。作为君子,首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如在人际关系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参与高尔夫运动的人都是社会精英,他们在高尔夫运动中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这正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所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西文高尔夫礼仪文化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相融的。

  虽然受到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多元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受到冲击,缺乏礼仪教养者不乏其人。但只要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没断,我们就一定能够很多地吸收高尔夫文化的精华。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